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规划建设
  • 上海:“拆除重建”将成为旧改新模式
  • 2015-11-19

      “十三五”期间,上海旧区改造和旧住房改造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记者从18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上海预计将实施5000万平方米的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其中,“拆除重建”的新改造模式正在展开试点。旧住房修缮改造涵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市民关心的小区停车位、既有住房加装电梯、二次供水改造等,有望结合修缮改造一并实施。

      100万户居民“十二五”受益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存量房屋超过11亿平方米,其中公房类旧住房约有1.4亿平方米,存在房屋老化、设备陈旧、设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主导推进修缮改造。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顾金山介绍,“十二五”期间,上海已经累计实施各类旧住房改造7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超过100万户。“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按照“业主自愿、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多元筹资”的原则,实施5000万平方米的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
      旧住房改造将集中解决老旧小区的“急难愁”问题。市住建委巡视员庞元介绍,“十三五”期间,旧住房修缮改造的内涵将得以丰富,市民普遍关心的小区停车位、既有住房加装电梯、二次供水改造、积水点排除、小区架空线落地、下水管道翻排等等,都有望结合修缮改造,统筹协调,一并实施;相关的试点工程正在开展。
      “拆除重建”将成为旧居住区改造整治的一种新模式。庞元表示,过去,旧居住区改造以拆后搬迁为主;近年来上海探索“拆除重建”模式取得进展,试点项目获得群众普遍欢迎。目前,“拆除重建”模式已经形成整套操作流程,目前也正在试点。

      旧区改造强调“拆改留”并举
      2011年至2015年7月,上海中心城区已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02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2.6万户。市住建委表示,“十三五”期间,在旧区改造方面,将继续以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为重点,同时开展中心城区零星旧改地块的改造,并推进郊区城镇旧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市住建委特别强调,在旧区改造和旧住房改造的过程中,将着重考虑历史建筑保护。顾金山表示,在改善市民住房困难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历史建筑、尤其是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十三五’期间,要改变过去旧区改造以拆、建为主的状态,坚持‘拆改留’并举,把对历史保护建筑,特别是成街坊的保护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市住建委预计,“十三五”期间,将结合旧住房修缮改造,实施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约50万平方米。

      共有产权保障房管理办法将出台
      保障房建设,也将是上海“十三五”期间住房“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重点。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三个为主”的原则,和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四位一体”、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继续在“十三五”期间实施。
      公共租赁住房方面,上海将重点为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提供配套支持。截至今年10月,上海供应各类公共租赁住房7.3万余套,签约出租6万余套,入住约16万人。“十三五”期间,一方面,将通过商品房5%配建、代理经租社会闲置存量住房等模式,筹措公租房。市住建委介绍,明后两年世博后滩地区、铁路南站地区和虹桥枢纽地区将有约6000套市筹公租房交付。同时,也鼓励企业自建单位租赁房、整体租赁公租房,或向职工发放租房补贴,解决人才、特别是“新上海人”的阶段性居住困难。
      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方面,目前,上海的准入标准已经进一步放宽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家有大龄青年还可进一步放宽)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下,2014年约有2.73万户申请家庭通过审核。在2010年以来的试点经验基础上,目前,上海正在制订《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将正式出台。

    来源: 解放日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