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25-2026)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期刊浏览
2003年 第5期
      [城市化]
  •   郊区化在西方国家的发生过程已经有基本固定的模式,国外学者对郊区化的研究能够在概念上统一起来;国内的“郊区化”研究必须针对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从概念定义到模式过程都不可能照搬国外成果,因此在一些基础认识上还没有实现必要的一致。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郊区化研究的成果,尤其重点考察了现有国情下有关“郊区化”的一些重要概念。结合目前同样是热点的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如果从区域的角度来理解郊区化的概念,我国的郊区化实际上是城市发展从集中到扩散的一个过渡阶段,是城市与其郊区共同发展的一种过程。
  •   城镇化道路和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种不同思路,但目前占主流的城镇化道路,在城市功能、城镇化作用、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政府职能上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我们还是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中心,自上而下实现城市化。
  •   从城市化的现状水平与评价、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内需、城市化与就业等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有关城市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同时指出城市化既非经济发展的必然手段,也非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经济社会演变过程。城市化的进程应遵循其自身的演变规律。
    1. [城市安全]
  •   国外研究城市安全空间,主要通过对城市心理安全空间的研究途径进行探讨,以达到对城市“人本化”安全空间的认识。在总结国外研究城市心理安全空间的基础上,以西安城市为探讨区域,通过行为抽样调查,建立起一套评价认知指标体系,对构成心理安全空间的三种区位类型:安全区域、压力地带和危险地带逐一分析,综合得出中国城市(西安)居民共同认知的心理安全空间在地域上的分布与构成模式,揭示西安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及其结构。
  •   城市边缘区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社会安定,甚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从环境行为学角度来分析城市边缘区环境与犯罪行为的关联性,进而提出城市边缘区预防犯罪的对策。
    1. [情系母亲河]
  •   德国整个国土具有成片美丽景观,许多河流两岸景观始终保持着德意志历史文化传统的风貌和蜿蜒的自然地理属性。分析其根源:应该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等综合效应,还有民众对于高雅审美的素养。南京秦淮河的河流景观规划应该具有生态和地理整体概念,即时吸取国外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不仅仅是以往的城市建筑空间的划分。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使得南京市现代发展依然不损失历史上优秀传统和文化,保持其历史积淀形成的特色内核。
  •   以南京外秦淮河综合整治规划为例,以综合、整体的规划思路,阐述城市滨水地区景观再造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考虑景观规划同实施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外秦淮河沿线地区的整体环境塑造、特色段落的规划设计提出规划构思。
  •   南京外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为沿岸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应,同时也促使了西岸地带高楼密集局面的形成。文章分析了此类现象,呼吁在规划上应预留适当空地,设置公园、广场,并退让河岸一定距离建造楼房,控制沿岸建筑高度,为秦淮河两岸打造均衡优美的景观空间,使之成为南京真正的内河。
  •   在分析秦淮河流域水文特征及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城市发展规划,探讨了外秦淮河的功能定位和治理目标,提出了控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上交通污染和引水增加水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   针对南京外秦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特点,对该项目进行了效益分析,提出了市场化融资思路,并由此总结出一系列公益性项目的市场运作启示。
    1. [城市经营]
  •   分析了城市竞争产生的背景、城市竞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竞争力及城市竞争策略的内涵,给出了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的类型与内容。对不同类型的竞争策略的内涵、操作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阐述。
    1. [旧城保护]
  •   苏州古城的魅力在于古典园林与传统风貌,古城的活力来源于人在其中生活、活动。保护古城,振兴古城,必须赋予古城新的活力,使古城成为真正的商业、文化、旅游、居住中心。商业中心整治更新,作为古城振兴的重要举措,更要放在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总体目标和过程中,使其成为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永续发展。
  •   城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开封古城墙为例,探讨了古城墙的旅游开发利用。
    1. [城市生态]
  •   以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优先、经济高效为依据,结合江苏人居环境建设的具体特点,分析并阐述了江苏地区城乡空间建设走生态化道路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区域空间形态协调发展,规划、设计的自然法则和集约化利用资源等。
  •   介绍了德国小城市威岑豪森“21世纪”议程的制订内容与过程,对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具体内容包括了取暖和能源消耗、生态性建筑和住宅水资源、旧衣服、旅游业、农业和林业等。
期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