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争鸣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5-0008-06
  •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唐修俊(1979-),深圳大学经济学院2003级研究生。
  • 对上海拆江南造船厂(办世博)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拆除的质疑
  • Oppugn to the Imposing Uniformity on all Enterprises on the Dismantling of Jiangan
  • 浏览量:
  • 唐修俊
  • TANG Xiu-jun
  • 关键词:
  •   由于梁思成先生等几代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北京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研究总体来说在全国是领先的。   上海市人民政府2004年4月10日公布了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加大了对有价值传统建筑的保护力度。   但是,两地政府似乎并没有对有代表性工业遗产的保护给以足够重视,以至于一些重要的景观正在(或将要)被拆除。   我校(深圳大学)刘会远、李蕾蕾两位老师已在《现代城市研究》连续5期介绍了德国保护有代表性工业遗产及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经验。《现代城市研究》今年第1期发表了冯冀才先生关于“新造城运动”的文章之后,刘会远老师积极响应,在本刊第3、4期撰文对所谓“造城运动”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提出应将重要工业遗产的保护纳入到冯先生热衷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去。   这些前辈学者的文章使我深受启发,而严峻的事实又告诉我们,将有大量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景观资源被破坏。   比如,上海搬迁江南造船厂并在原厂址办世界博览会就是一个不智的决定。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是始建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的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兴建一批工业企业的典型代表。它于1868年7月生产出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为“惠吉”号)。这个造船厂的意义远不局限于工厂本身,它反映和见证了中国晚清社会腐朽的统治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残酷历史以及中国人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艰苦历程,体现了中国在那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形态等。从它那些经历战火风雨洗礼的一砖一土,我们可以感到岁月的流失和人世间的兴衰。我们更能从它身上感受到一种现实的压力,鞭策我们不断前进。鲁迅先生说过“有个性的,才是美的;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代表我们民族的东西都拆掉,那我们还有什么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呢?   浦东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哪里不能办世博,为什么非要部分拆毁这一仅存的洋务运动遗迹呢?而且江南造船厂也为新中国的航运事业及海军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有些解放后建设的比较新的船坞也是有历史象征意义的。   当申博成功的消息传来,上海彻夜狂欢,他们自豪地宣布:这次世博会是世博历史上第一次选择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中国已被看作世界工厂了,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举办世博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前几届由发达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多是找一片平整的绿地做会址,博览会结束后,将各国展馆拆除,再恢复绿地一片。而上海不但要把各国展馆建筑永久保留,还要拆掉自己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此外,保留展馆建筑等于要求参展国增加预算,将临时建筑改为永久建筑,如果有一半参展国不愿搞永久建筑,博览会园区将无法维持规划的统一风貌。   如果不能重新选址,建议按航海——造船博物馆的方向改造江南造船厂。也就是说,把博物馆的规划与世博会的规划结合起来。浦西最古老的船坞等造船厂遗迹应尽量完整保留,作为造船博物馆的基础展品。而浦东较新的厂区仅保留最重要的造船遗迹,将世博的中国展馆按未来的航海博物馆设计,并要求有航海传统的各参展国在建展馆时尽量展现航海文明。而在两个博物馆之间的黄浦江面上用一个(兼顾航行的)可旋转的人行桥将两个展区连接起来(参见图1、2,西班牙的一座旋转式桥梁)。有高大船只要驶过时,一个桥墩上的桥面旋转,让船只驶过。这种桥面旋转让船只通过的场面本身就是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并且与造船航海博物馆配套,能体现真正的“海派”文化。这种人行桥本来也是为旅游资源配套的,没有太大的交通压力,当面前的桥面旋转让船只通过时,游客还可以驻足休息,欣赏一下船过“断桥”的独特场面。     中国自古以来是航海大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轰动世界的壮举。然而明成祖朱棣死后,明朝政府转而采取了海禁政策,以后的清政府又继承了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挨打,正因有这惨痛教训,我们更应该努力弘扬那曾经丢失的海洋文化。 明朝初期定都南京,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起初是从长江口启航的。但如今除南京郑和公园内有一个郑和纪念馆和下关的静海寺和天妃宫外,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其他地区却没有一个纪念这一壮举的建筑。   珠江口有个澳门在葡萄牙统治时期修建的航海博物馆,馆藏颇丰,对葡萄牙人的航海史及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中国航海史做了平行的介绍。   福建沿海的泉州市也有一个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图3),里面较完整地记载了几千年来海洋与泉州(乃至全国)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实体船和模型船(图4、5)。走进博物馆便宛如置身于“船海”文化的时空隧道中,仿佛又看到了郑和带领船队浩荡出海的壮举和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英勇事迹……。现在,这个博物馆已成为泉州重要的景观之一,来此参观学习的游客络绎不绝(图6)。山东黄海之滨的青岛市有一个海军博物馆(图7、8),而且整个城市散发着一种浓郁的海洋文明的气息。         可是从青岛到泉州涵盖了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江苏、浙江几个省市的长长的海岸线上却没有弘扬海洋文化的博物馆,实在说不过去!沪苏浙三省市要做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龙头,就不能过于陶醉于自己河网地带小桥流水人家的农业文明。上海号称“海派”其实所谓海派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指老上海对海外东西接受得比较多而已,还根本没有从本质上学到开放的海洋文化。利用世博会和建设航海造船博物馆的契机,应该向海洋文化大跨度迈出一步!   再说北京,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采取无偿划拨土地的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改变了以往的土地政策,正走向用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甚至提出一些强硬的政策与市场相配合,力图尽快扭转过去的被动局面。比较典型的就是北京提出的“退二进三”(第二产业退出市中心,第三产业进入。另一解是第二产业退到三环路以外,第三产业进入三环以内)这种过于一刀切的政策也会造成新的遗憾。比如在东长安街的延长线上,紧贴东三环路内侧的地方(旧地名:大北窑)有一个著名的工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它是建国初期由苏联专家帮助,在国民党军队一个修理厂的基础上壮大起来的。曾留学苏联(后来成为国家政协副主席)的叶选平长期在这个厂担任总工程师。此厂不仅是我国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毛主席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所检阅过的著名的“首都民兵师”就主要由一机床和首钢的工人组成。现在由于环境方面的严格要求,首钢正逐步在北京缩小传统钢铁业务,而一机床也搬到了顺义。   “退二进三”的大方向是对的,但不必一刀切,一机床只是刚好被圈在三环以内,它的宏伟的工业建筑在北京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另外这个厂南侧的通惠河也体现着与大运河配套的古代农业文明的辉煌。经常在电视媒体上与观众见面的开发商潘石屹先生,能否在原厂区西侧从通惠河到长安街延长线保留一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文化带?目前整个厂区拆得只剩下西侧一排重型车间的高大厂房了。《现代城市研究》从去年第6期至今连载的《德国工业旅游面面观》,介绍德国保护有代表性工业遗迹的经验。把那排高大的厂房保留下来,改造成室内运动场、俱乐部等等。可与您开发的整个小区配套,同时又为北京市保留了一处重要的工业文明景观。广东省中山市岐江公园的经验值得借鉴,那里的一个造船厂破产后,在改建成公园时保留了一些工业文明的符号(图9~13),得到老工人和广大市民的支持和由衷喜爱。   由于上海和北京的一举一动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本文冒昧地对这两个城市提出批评,正是希望它们给全国一点正面的示范。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