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发展战略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2-0077-05
  • 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徐瑞祥(1969-),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上海市奉贤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邮编:201400 蔡龙(1965-),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研究生,南京市建设委员会综合计划处处长。 张侠,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博士研究生。 彭补拙,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导。
  • 南京市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The Appreiation Study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Quality Within Nanjing Proper
  • 浏览量:
  • 徐瑞祥; 蔡龙; 张侠; 彭补拙
  • XU Rui-xiang; CAI Long; ZHANG Xia; PENG Bu-zhuo
  • 摘要:
    人居环境是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个复杂的概念。本文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人居环境质量主客观评价结合模型,以南京市区为例,对人居环境的客观建设水平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得出了一些可供决策者参考的结论。\"
  • 关键词:
    人居环境尺度链人居环境质量建设水平居民满意度南京市区
  • Abstract: Human settlements\" is a complex system, and it is also a comprehensive conceptio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concepts related to human settlem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quality of human settlements. Then, taking Nangjing city as a case, we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al level and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 Key words: human settlements; scale-chain; quality of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al level;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Nanjing city
  •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是了解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通过评价与预测,可以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 人居环境的概念 1.1 人居环境的定义   在我国,明确提出“人居环境”一词的时间只有10余年,但提出后很快就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运用。到目前为止,人居环境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人对人居环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为“充分准确地进行交流与合作”,本文给出人居环境的定义如下:狭义的人居环境就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空间,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构建的人工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广义的人居环境是指围绕人(个人、社会或人类)这个主体而存在的一定空间内的构成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1]。 1.2 人居环境的空间尺度链   为便于系统地、深入地理解人居环境空间尺度层次,我们开发出了人居环境空间尺度链的概念。人居环境尺度链是由若干个环连接而成的一根长链(图1),中央的七根链环,按尺度的差别,从小到大依次为:家具(饰物)、房间、单体建筑、社区(建筑群)、城市、区域、全球等七个层次的人居环境。而尺度链两端分别为一个标注省略号的圆环,用它们来表示未确定的有待发展的尺度层次。因为人居环境为一复杂的开放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人居环境的研究也将逐渐深入,人们对人居环境空间尺度的理解也会与时俱进,小到比家具与饰物尺度更小的元素,大到比地球更大的空间。本文研究的南京市区(江宁除外)人居环境属于城市尺度。 1.3 人居环境系统的构成   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它是由多个子系统所组成。一般地,人居环境系统可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自然子系统、建筑子系统、网络子系统①和社会子系统(见表1)2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2.1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特定的人居环境素质优劣作定量的评述。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变化的辨识能力,确保人居环境质量保持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范围之内,进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使人居环境质量在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时间分,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按人居环境的要素分,可分为:单要素评价、子系统质量评价和总系统评价等。 2.2 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模型   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居民满意度,都可用来衡量人居环境质量,只是两者评价的方法、手段和角度不一样。那么,如何使两者科学结合,得出全面合理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来呢?如同在社会学领域中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既分又合的研究取向,本文研究认为有两种方法可行:一种是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如果两者有较大的出入,“就意味着政府和居民的看法不一样”[3],需要决策者对建设计划或实施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人居环境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将两者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进行结合,得出综合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图2)3 南京市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结合南京城市的实际,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可操作性等因素,构建了南京市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系统层、子系统层、分类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其中指标层有35项指标,见表23.2 指标值的采集及处理   针对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南京年鉴》),进行计算可获得1990-2001年各评价指标值,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预测出2002年、2003年的指标值。由于各评价指标的量纲及其与综合评价目标间的函数关系不同,计算出的指标值不能直接进行评价计算,必须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项指标的评价分值,使各变量在分析中处于同等的地位。本文采用的标准化公式1。   式中,“±”中“+”号用于正指标,“-”号用于逆指标,x、s分别为指标均值和标准差。 3.3 权重的确定   采用Delphi法,通过15位专家对两两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构造了权重判断矩阵,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利用判断矩阵及相关计算可得到指标权重,见表23.4 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采用加权求和法可计算出南京市区人居环境总系统及其子系统各个年份的建设水平,见表34 南京市区人居环境居民满意度评价   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时,应特别关注居住其间人的感受,这也是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一般的环境质量评价之间的重要区别之一。由于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认同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心理因素,即使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也并不必然导致居住满意度的提高。这是因为客观条件或环境与主观感受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对人居环境质量的研究决不能忽略满意度的评价。另外,满意度调查也是普通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为分析与解决城市问题开辟一个新视角,也能为居民提供评价城市的机会,进而促进城市管理者与普通居民之间的沟通。   由于人居环境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度量性,不像客观建设水平所含指标那样容易量化,因而它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与建设水平不同,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评价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 4.1 调查表的设计   问卷调查表可根据系统构成分析,将人居环境分成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多项因素进行询问。其中,自然子系统包括:气候条件、空气质量、地形及区位、噪声、自然灾害、水质、绿化;建筑子系统包括:建筑特色、建筑标准、管理、配套情况、住所、工作环境、社区情况;网络子系统包括:交通、医疗、生活供应、娱乐休闲设施、商业网点、通讯、城市卫生;社会子系统包括:就业机会、教育与科研、公众参与、市民素质、城市治安、生活压力、政府工作。选项分七个等级:很不满意、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很满意。 4.2 调查实施   调查区域为南京市区,包括除江宁区以外的鼓楼、玄武、白下、下关、秦淮、建邺六个城区和栖霞、大厂、浦口、雨花台等四个郊区,每个行政区内分派调查员负责完成抽样调查的份数,调查以访谈式与自填表式相结合方式灵活进行。 4.3 统计分析   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69份,调查对象所居区域分布见表4。   可以说,问卷表中的每一项问题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居民对人居环境的态度,但要正确地反映出对各个子系统或总系统满意状况,就必须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综合评价的方法为:首先对各子系统内各项问题的回答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对不同的态度进行赋值,即:1=很不满意、2=不满意、3=较不满意、4=一般、5=较满意、6=满意、7=很满意,求和后再进行标准化。具体的评价模型(见公式2)。   式中,Q为人居环境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xi(i=1,2,…,7)为回答很不满意、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很满意的人数(表5)5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建设水平评价结果(表3),可绘成南京市区人居环境建设水平趋势图(图3)及各子系统建设水平发展趋势对比曲线(图4);再取2001年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与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比较,绘出对比图(图5)。   从图3、图4及图5,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1)南京市区人居环境及其各个子系统的客观建设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图3、图4);   (2)各子系统的建设水平排序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的社会子系统建设水平自1999年起从一直排序在前,变为落后于其它子系统;建筑子系统自1998年开始排序开始进入前列;网络子系统的建设水平自1996年起,发展迅速,到2001年排序已成为首位,达到适当超前于其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图4);   (3)从对2002、2003年的预测评价来看,网络和建筑两个子系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自然、社会两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发展滞缓(图4);   (4)从满意度综合得分来看,居民对网络子系统最满意,对自然子系统的满意度次之,社会子系统的满意度再次之,而对建筑子系统的满意度最低(图5);   (5)无论是人居环境子系统还是总系统,居民的满意度要低于建设水平;其中,居民对建筑子系统的满意度与建设水平之间的缺口最大,其次是社会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相差较小,而自然子系统两者几乎相等(图5)。 6 结语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质量变化的辨识能力,确保人居环境朝健康方向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人们往往把“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等同于“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和评价,显然,这是片面的。本研究利用主客观评价结合模型,对南京市区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及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供决策者参考。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