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1-0033-04
  •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 项目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演化机理与调控途径研究”(KZCX2-307)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刘玉(1975-):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旅游经济等;邮编:100101。
  • 信息时代城乡互动与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
  • Interreac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in Information Age
  • 浏览量:
  • 刘玉
  • LIU Yu
  • 摘要:
    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信息时代空间集聚与扩散引发新型城乡交互模式,网络社会改变了传统城镇体系等级概念,区域空间结构由核心边缘型向网络式发展。本文初步探讨在这种新形势下城市的集聚与扩散,乡村的转化与发展,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趋势及其优化调控。
  • 关键词:
    信息时代城乡互动区域空间结构
  • Abstrac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dynamic chang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y and population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information age, because of the new type of spatial convergence and diffusion, urban and country affects each other in new ways,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gets more complicated. Network has become the main manner of communication of our society, and it changed conventional concep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system. So what will happen under these conditions is discussed, and severa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optimize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interaction of city and country; evolu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 1 信息时代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空间集聚与扩散,主要指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倾向[1]。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最初也主要是由于企业为追求生产的规模经济所引发的,企业的集聚造就了城市的产生。传统的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和生产成本最低,需要在靠近原料或市场的地域集聚,这种生产的集聚逐步带动了人口的集聚和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集聚,从而形成了最初的城市。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出现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等负面效应,为了寻求新的平衡与经济效益,开始出现扩散趋势。这种集聚与扩散在空间上交替作用改变了原有地域的景观与性质,日渐反映在城市与乡村区域的互动联系和区域空间格局的演变上。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型特征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并导致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出现新的格局。信息技术延展了人们的行为发生空间,方便了远程交流与合作,缩短了技术创新与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加大了社会消费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和广度,从而对产业区位的空间变动、思想理念的转化途径以及城乡与区域发展差异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科技革命和社会信息化加强了城市的空间扩散能力,城市空间扩散的辐射效应和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快速融合;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革命又导致经济、社会等要素向一定地域空间集聚,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2]。先进通讯技术使得大量资金与业务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流通与运行,创造了一个无需交通成本的全新地理空间概念。这将促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向大城市集聚,而非技术性、低附加值的服务则流向落后的乡村地区布局。而且信息社会化虽然给了人们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为多样的通讯方式,但是面对面的交流并不能完全被替代,因为城市始终是信息的最大汇集地,而且城市规模越大,信息网络也越发达。信息是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等大型企业的生命线,所以城市的集聚与发展和都市化趋势依然存在。   总之,信息时代下城市与乡村均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空间组合形态都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讨论中国信息时代下城乡的交互作用与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进程。 2 城乡互动关系 2.1 城市空间扩展   城市的发展必然以空间扩展为依托。从物质、人口、财富向城中心区不断集聚到中心区发生膨胀转向郊区扩张,形成郊区城市化,再到一定区域内不同城市扩张联结形成新的城市群体类型,这一发展进程不仅使城市逐步走向成熟,也使整个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变化。   中国尚处于城市化的较早期阶段,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开始在部分大城市出现,零售服务业和办公郊区化还不多见。因此城市空间上的扩展主要停留在传统工业向郊外迁移与居住区向近郊区迁移的层面上。但是随着信息、交通等的发展,城市与邻近乡村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都市区得到发展。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地域不断地扩大,而且逐步走向新的城市群体组合,以城市中心建成区为代表的中心型城市转变为以都市区为代表的区域型城市[3]。   另外,先进通讯设备、便利交通条件、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手段改变了城乡居民过去的生活轨迹与选择空间,城市的空间扩展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扩展领域不一定再是濒临的乡村地域空间,而是适合其功能需要的特殊地带。比如,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短期游憩需求的乡间风光带、拥有某种特殊资源的地区、地方政策特别优惠区以及在交通与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空间向外延伸的辅助区域。 2.2 乡村转型   我国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和长期计划经济制度使乡村转型主要依靠两种途径实现:一,城市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吸引功能强大,人口、工业等各种经济要素不断向它集聚,造成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大,城市在空间上表现出对邻近乡村区域的逐渐吞蚀与同化,促进了乡村的转型与发展。二,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一些乡村地区改变了原来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局面,乡村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尽管并没有完全实现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但对乡村地区的转型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信息时代技术创新与信息传播,跨国公司与跨区企业行为使得农村地区可以通过信息媒体、公司分营机构等各种中介直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传统乡村意念与景观,并最终导致乡村地区向城市的转变,突破了以往主要靠邻近大城市逐渐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与传播的快速高效,信息交流的便捷截流了一部分乡村注入城市的人员与物质要素,使得他们发生就地转化。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力密集型产品开始转向原料与劳力富足的乡村地区生产。开拓了一条乡镇企业与城市相关企业联营或与外资企业合作的道路,为乡镇企业注入了更多的高科技因素与现代管理意识,增强了生命力。   乡村转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更多的选择通道和科学依据,乡村地区作为网络社会错综复杂关系网中的诸多节点,在实现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这对促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 2.3 城乡交互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乡交流越来越频繁,差异也越来越小。城乡之间正以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着交互作用。过去具有较大发展活力的地带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区域[1]:一是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交叉作用地域。二是交通走廊。三是农村小城镇。   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影响着经济运作模式与空间分布形态,因此也影响着城乡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城乡联系程度日益增强,而且联系的内容与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城乡之间除了物质、人员、资金的交流外,生态要素流动逐渐成为新的取向。城乡之间由过去的单向式、双向式交流不断转化为网络式互动。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也由原来的趋同式发展转变成功能互补的协同式发展。 3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   技术进步直接引发产业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又带动地域结构的变动,所以技术变迁最终通过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而重新塑造了生活环境,把人们带入网络化空间。 3.1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特征 3.1.1 城乡二元结构形态被打破,区域空间经济联系错综复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 “半城市化(peri-urbanization)”现象①,即在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一般超出郊区范围)发生一定程度的工业生产活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超过20%并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0%并呈下降趋势),沿海地区比较普遍,内地也有少数城市,如重庆、成都等。“半城市化”地区是乡镇企业向一定乡村地域集聚以及由FDI等引发的大型工业项目的集聚而产生的,它与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相对比城市更为密切。因为它不是城市经济力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加上我国中心城市的服务业相对落后,所以中国“半城市化”地区,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国外投资,都与中心城市保持较少的联系,但由FDI驱动的“半城市化”地区与外部的联系却非常强大。中国城乡交互作用的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中“半城市化”地区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布形态,其形成与运行机理改变了原来城乡地区之间的依附关系,要素流动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不同经济地域体之间由单、双向交流发展成为网络式互动(见图1)3.1.2 城乡经济功能转变,地域空间形态得到优化   老工业外迁,新工业郊区化使得城市中心区不断发生离散,逐步淘汰了原有的一些不合理存在因素,成为精细产业的集聚中心和高科技人才的汇聚地,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和优化,可居住性不断提高,真正成为以服务为宗旨的第三产业中心和区域科技、教育、政治、文化中心。“半城市化”地区受全球化和地方化两种力量交汇作用,随着集聚作用的逐步加强,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半城市化”地区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制造业的生产,而且据预测,今后会成为我国主要的制造业加工基地,这也将促进城市地域生态环境的不断净化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优化。乡村受到城市和“半城市”两种经济力量的影响,经济结构优化、转型进程加快。 3.1.3 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空前发展   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束有利于地域网络联系的加强,都市区的发展更加活跃,逐渐超越行政管辖范围的束缚,走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城市之间改变原来经济割据与同构性显著的特点,开展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城市地域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城市群体空间关系由网络取代传统城镇体系的等级概念,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组团型、交嵌式发展模式。城市在城镇等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还取决于其作为复合网络连结点的作用[4]。 3.2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机理   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着重要要素或资源聚集的传统形式,即由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形集聚发展到在更大时空范围内由信息网络连接着的无形集中[5]。信息社会改变了原来以从城市到乡村的自上而下为主要城市化力量的局面,劳动力、资源等主要经济要素开始由乡村到城市转变为由乡村到“半城市”。这种集聚方式的变化,在原来空间扩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集聚点,从而引发新一轮结构动态变化和调整(见图2)。城市不再是惟一的集聚中心,也不再是所有要素的集聚中心。城市集聚知识、信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而乡村、半城市化地区集聚农业、加工业与制造业等。   但是集聚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集聚原理本身。即使在交通和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企业空间交易活动的成本仍然存在,一些主要交易成本受空间距离影响的情况不会改变[5]。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仍然是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总部的区位选择。乡村仍然是农副产品与原料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城市经济的有效补充。城乡联系中城市不可避免地继续占据着主导地位,乡村不像往常那样依赖城市,但是其发展仍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所以城乡经济分化发展的同时都市区也得到了发展。   信息时代城市出现新经济现象:生产服务业发展、跨国公司发展、国际金融和商务中心形成[6]。而这些新经济行为均需要强大的知识、信息系统为支撑,城市是知识产生、使用和交换的主要场所,网状城市组合结构是知识传播、交换的最佳环境,因为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传输的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但对知识的信息化与对信息的知识化需要信息之外的知识来支撑[7]。这种建立在知识、信息交流基础上的城市群体关系导致了都市连绵区的最终发展。 4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新型社会运转模式及其产生的新型城镇体系结构更加复杂、机制更加灵活,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区嵌套式管理和城乡互动关系均有较大差别,人为控制能力有所下降,所以必须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给予科学的预测与调控。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净化居民生活空间 城市扩散过程中,有一部分企业因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等原因被迁往城外。城市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工业布局,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向三二一方向发展,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以高科技为依托,综合服务为宗旨的生活乐园。并在外迁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淘汰改造一批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企业,还城乡居民一个真正洁净的生活空间。 4.2 优化区域空间形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在空间上扩展必然会引起原有地域生态系统的破坏,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空间扩展也是为缓解城市生态系统压力而进行的一种自然过程。为产业、人口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会造成许多新的环境问题,所以城市在向外延伸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空间形态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因势利导,保证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4.3 优化城市群体组合,促进区域健康发展   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向是由以建成区为代表的城市化转向以都市区为代表的城市化,城市群体的概念将取代城市而存在。都市区、都市连绵区是今后普遍存在的地域类型,所以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将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网络社会取代传统的城镇体系等级概念,导致各级城市功能与地位的重新分配组合,这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详细的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来预测和调控各个城市的发展,解决区域公平和效率问题,防止城市群体内部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竞争。此外,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模式是适应信息时代区域空间联系的必要举措。 4.4 优化农业经济类型,确保乡村顺利转型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和前提[3],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证。城市化不应仅体现在城市地域的空间扩展和乡村地域的范围缩小上,而应是城市经济、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的一种传播与扩散。乡村城市化的出路在于农村经济的根本转型,腾出连片的田地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开展机械化农业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转型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确保乡村城市化的顺利开展。 4.5 优化城乡互动关系,平衡区域发展水平   信息时代城乡联系方式多样化发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向乡村输入了思想观念、富余资本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优化。但是同时,城市也向农村输入了大量废弃物和淘汰企业,这种污染转移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公平,使得区域发展水平差距拉大。所以要把城市的集聚效益、技术效益和信息效益与乡村的劳力资源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不断优化城乡各自发展结构的同时,建立起公平高效的城乡网络合作竞争联系。乡村地区要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摆脱在城乡交互联系中的被动局面,逐步确立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合理地位,以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