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理论探讨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2)-05-0004-05
  •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专题成果(批准号00BJL030)
  • 作者简介:石忆邵,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上海,200092。
  • 市际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 Interurban Economics: A New Research Task
  • 浏览量:
  • 石忆邵
  • Shi Yishao
  • 摘要:
    摘要 在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程中,应当重视对市际经济学的研究。作为城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对其研究意义、对象、任务及近期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弥补目前城市经济学对城市间系统的研究不足的缺憾。
  • 关键词:
    市际经济学研究意义研究对象根本任务研究内容
  •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interurban economics should b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of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a branch discipline of urban economic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bjective, mission and contents of interurban economics are preliminary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so that the deficiency in study on interurban systems in urban economics can be remedied.
  • Key words: interurban economics; research significance; research objective; basic mission; research contents
  • 1 市际经济学产生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 城市间系统长期被忽视,带来了城市系统发展的失调和负面效应   日本学者山田浩之认为,城市系统由城市内系统和城市间系统构成。前者包括城市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平衡问题;后者是指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城市职能的分工和互补等外部的平衡问题。 城市间系统也就是一个区域内由大中小城市所组成的、具有层次性或等级性质的城市体系所组成的网络系统。为了保证各个城市的正常运转,不仅城市间的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与平衡,而且这些经济活动和为它们服务的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娱乐体育设施、交通通讯设施、防灾保安设施、环境治理和保护设施等各种城市设施之间也必须保持协调与平衡。   在传统城市经济研究中,存在“重城市内系统而轻城市间系统”的研究偏向。即使是宏观城市经济学,虽把城市经济看作一个整体,侧重于研究城市经济对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但其研究视野仍局限于单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平衡发展、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等途径来提高单个城市的综合效益。如关注单个城市内部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之间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基础设施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空间配置关系,以及产业与资源、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地区、人口与环境等相互关系。而城市间纵向经济纽带的建设往往被忽视。   对城市间系统研究的漠视,导致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货物、资金、技术、人口和信息等交流难以充分开展,经济要素流动受阻;产业重复布局,分工程度低,市际间产业过度竞争现象突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市际间经济技术协作网络难以有效构筑起来。此外,城市分治管理体制,客观上还造成了市际边界的管理盲区、市际间水气污染扩散纠纷、市际间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连贯性差等问题。市际间各种矛盾和利益的协调呼唤着市际经济学的诞生。 1.2 城市体系结构模式的转变及城市系统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市际经济学产生的前提条件   随着以制造业集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为主的信息经济的功能转型,区域经济将由板块经济迈向网络经济,区域城市体系也应由整合效益差的板块结构向协同效应高的网络结构转变。因此,从板块城市向网络化城市发展,深化市际间的经济联系与协作成为增强城市系统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城市间的合作还将有助于提高在安全、环境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的市民福利。 1.3 流动化城市社会的崛起为市际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社会现代化四位一体的互动发展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同推进意味着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职业转变、地域转移、身份转换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化等一体化变化过程。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全球性的经济交流、分工、竞争和合作,而且意味着全球资源的再配置和全球财富的再分配。只有能够降低交流成本、快捷地实现经济要素流动的城市才会取得长足发展,只有流动化社会程度高的城市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土地非农化、人口城市化、聚落密集化、社会流动化的互动发展,使得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分工、竞争和合作日趋增强,从而对传统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21世纪初期,区域化将是比全球经济一体化更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虽然入世后国内区域性贸易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将淡化,但市际间和跨国性区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将始终存在且日趋强化。 1.4 都市圈或大城市群的形成和崛起,催化着市际经济学的诞生   由于重工业、服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城市取向及大城市在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方面的优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彰显。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只有大城市才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只有大城市才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的城市间竞争,只有大城市才具有足够的能量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地发展。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正演变为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甚至专业市场之间的竞争也正演变为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因此,都市圈或大城市群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竞争、市场竞争的基本单位。都市圈或城市群是由众多的大中小城市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是能够进行通勤、购物和日常业务交流的圈域。大量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强化了大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都市圈或大城市群的形成。在日本,特别是能够进行高速大量运输的新铁路干线将都市圈以很短的时间连接起来,比较成功地实现了高密度城市社会的建设目标,如东京圈的半径已由100公里扩展至300公里。   在我国,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等已初具雏形,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的超大型城市群。因此,如同将小城镇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一样,都市圈或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也应尽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缜密考虑和谋划,后者的战略意义将比前两大战略更为重要。因为,沿海发达地区将成为中国入世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战场。 2 市际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   市际经济学既是城市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融汇综合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间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市际经济学研究的科学任务是运用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揭示城市间系统的形成过程、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为都市圈或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它的实践任务是运用有关规律来协调和解决城市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如市际间产业分工和布局方面的矛盾,跨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方面的矛盾,跨城市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方面的矛盾等,提高都市圈或大城市群地区的经济要素流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3 市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以城市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市际经济学既要摆脱侧重于微观城市内部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研究的传统局限,又要善于将都市圈或城市群所涵盖的空间范围纳入市际空间动态演进体系之中予以系统考察。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还将逐步纳入到市际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中来。近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3.1 市际经济关系的系统性研究   主要包括市际间经济分工、经济竞争、经济联系、经济合作等方面。区域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层次的城市,应在辨识其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明确各城市在地域经济分工中所担负的职能,合理确定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使各城市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分工合理、良性竞争、联系紧密、互利协作的市际经济新秩序。如长江三角洲是一个复合型的城市经济区域,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各城市区域的发展战略各自独立,规划雷同,产业结构同化,导致区域内部过度竞争,不同城市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显化。因此,应根据长江三角洲15个地级以上城市区域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层次,来选择各城市的支柱产业。据研究,舟山、嘉兴、湖州、绍兴、南通5市大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的早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可以在轻工业领域和基础性的重工业领域选择劳动、资金密集型支柱产业;宁波、常州、镇江、扬州、泰州5市大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可以在重工业中的深加工工业领域选择资金、技术密集型支柱产业;南京、杭州、无锡、苏州4市大体上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发展阶段,可以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选择支柱产业;上海则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发展阶段,应当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等领域选择支柱产业。然后,通过加强不同层次的城市之间的垂直分工及同一层次城市之间的互补性水平分工,来深化城市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联系。上海地区应着眼于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五大功能,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及研发型上游产业和产品的比重。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地区为机电、轻纺工业区,应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印刷等产业。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地区为重化工业区,应以建立沿江重化工业基地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汽车、石化、电子、机械等产业。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地区为轻纺、机电工业区,应重点发展纺织、机电、印刷、食品等产业。宁波、舟山地区为港口和重化工业区,应重点发展石化、建材、服装、港口设备、船舶制造和海洋产业等。 3.2 市际经济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和政策一体化研究   和谐有序的市际经济关系的构建,有赖于合理的市际经济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和政策一体化的保障。因此,应当重视市制改革与市际经济关系的试验研究。如大都市管理委员会、城市联合协会、都市联盟(城市联合政府)等广域市制已成为国内外市际组织建设的创新模式。如城市联合政府的职能为城市群区的跨界职能,即负责城市群区跨越行政界线或功能区界线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并提供如港口和机场等公共交通、供水和排水系统、治安、消防以及环保等服务。   城市群地区协调发展的障碍往往产生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制度和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和矛盾。这也是市际关系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市场交易的契约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是市际间协调联动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先,城市群地区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要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要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倾向,联手制定与协调各城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多元化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手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无差异的政策环境。再次,要为市际间协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应从城市群地区整体利益出发,认真疏理各城市现有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熨平各城市在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国民待遇。第四,建立和完善市际信用制度网络。由于我国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滞后,致使在经济活动中,信用危机严重,交易成本相对偏高。因此,应从建立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制度入手,逐步完善城市信用、国家信用制度网络。 3.3 市际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研究   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都市圈或城市群地区协调联动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网络化城市区域整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1)建立圈域公共资源统一配置机制。如对圈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公共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使其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效益。   (2)构建圈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资金投入量大、经济效益小而社会效益大等特点。公共基础设施宜划分为全国性公共基础设施、市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市际间(跨区域性)公共基础设施三类。全国性公共基础设施由中央政府来规划建设,市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由相应城市地方政府来规划建设,而市际间公共基础设施则应由中央政府牵头、相关省市联合起来进行规划建设。如长江三角洲跨区域性的交通运输、通讯信息、江河整治、能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两省一市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和环境共护,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3)构建圈域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为例,一是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现有支柱产业的跨地区企业联合与重组。如钢铁工业,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核心,联合江苏锡钢集团公司、苏钢集团公司、南京钢铁集团公司等组建长江三角洲钢铁企业集团;汽车工业,以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为核心,联合南京轻型货车、扬州大型客车公司等组建长江三角洲汽车企业集团;石化工业,可联合组建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金陵石化、仪征化纤和镇海炼化等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石化企业集团;服装工业,可联合组建以宁波杉杉集团、雅戈尔集团、上海服装集团公司等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服装企业集团;家电工业,可联合组建以泰州春兰集团、上海家电集团和南京熊猫集团等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家电企业集团;等等。二是要整体协作开发高新技术领域,建设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群落和企业网络,改变目前区域内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零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合理现象。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与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现代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崛起,竞争加剧,产生了新的结构趋同现象,迫切需要进行兼并和重组。三是应注意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渐增大,法律、医疗、投资、技术咨询等咨询产业,建筑、服装、食品、广告设计等设计产业,研究和开发产业,娱乐、影视、广告传媒等文化产业以及软件产业、教育产业等高智力行业将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产业和发展动力。四是要将产业转移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既要把转移项目、设备、扩散产品和转移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产业转移得到人才和技术多方面的支撑,又要把转移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通过对若干传统产业进行“技术置换”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新兴产业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4 市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市际间经济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来进行调节。1)要构建圈域市场一体化的有效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倡导各区域彼此间市场的相互开放,为区内外经营者提供平等竞争的经营环境;制定有关国内区际之间自由贸易方面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区际贸易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监督管理机构,以市场一体化为核心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要构建圈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3)组建具有股份合作制形式的区域性实业公司,如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可组建上海组合港集装箱码头公司、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开发公司、长江三角洲城市住宅开发公司、长江三角洲旅游服务公司等经济联合体,由长江三角洲各省市以各种资产形式参股,风险共担,利益分享。4)要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格局。由于一部分国有企业直接归地方所有,而这些地方国有企业仍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附属,政企不分强化了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保护的动机。因而加快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从而打破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调控行为。此外,企业迁移与市际经济发展研究也应引起重视。5)要建立健全圈域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全社会职工失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3.5 城市空间扩张与都市圈经济联动发展战略及模式研究   城市规模的空间扩张必然导致都市圈或城市群的形成。都市圈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增值功能和承载功能。随着我国高密度城市社会和流动化城市社会的到来,都市圈模式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的主要模式。因此,重视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深化市际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