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绿化
  • 作者简介:杨红伟,男,东南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邮编:南京,210096。
  • 中山陵园风景区系统分析及其格局重组与完善
  •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cenic Park of Dr. Sun Yat-sen抯 Mausoleum & Re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of its Structure
  • 浏览量:
  • 杨红伟
  • Yang Hongwei
  • 摘要:
    在对中山陵园风景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存在问题与价值取向,并着重就该风景区格局重组与完善提出对策。
  • 关键词:
    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系统分析格局重组与完善
  • Abstract: Ba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cenic park of Dr. Sun Yat-sen抯 Mausoleum,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hoice principle of value .It further sets forth the ways to reconstruct and to improve the park抯 previous distinguishing structure .
  • Key words: the scenic park of Dr. Sun Yat-sen抯 Mausoleum; national park; systematic analysis;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   中山陵园风景区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区域,位于南京市东郊。风景区内古迹众多、景观丰富,参照1929年陵园创建时的界线,总面积达29.70平方公里。   风景名胜区是以富有美感的典型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综合体。我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具有保护区的性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国家相应制订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十六字工作方针。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多年来一直雄踞我国经济增长率排行前列。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类独特的旅游资源,在这样的形势下,其境遇是喜忧参半。蜂涌而至的游客一方面给风景名胜区带来可观的收益,从而使景区运作获得稳定的财源;另一方面也使得风景名胜区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拥挤的旅游现场,破坏了原有的旅游氛围;部分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使风景旅游资源遭到毁损、污染;而为了接待更多游客而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大量兴建,也给风景名胜区带来更大的,甚至是结构性的破坏,人类游览活动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中山陵园风景区的这一矛盾也正日益突出,现已成为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核心问题与争论焦点,亟待研究和出台相关对策。   近年来,中山陵园风景区一直作为南京市发展旅游业的“拳头产品”之一,得到重点整治与开发。如风景区入口、道路与环境的开辟整治,大型旅游饭店、会议中心、商业游乐设施的添建,以及重点景区的再开发等。这些举措在某些方面完善了风景区旅游接待功能,同时,也引起了广泛争议。笔者认为,上述整治与开发中的相当一部分举措,对于风景区原有游览氛围、景观视廊、尤其是风景区格局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当务之急应该是在对中山陵园风景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导则。 1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系统分析   系统科学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可以被抽象为彼此关联、相互包容的多元系统。被认作为系统的研究客体具有系统整体性、多层次性的共同特征。解析特定系统的内在规律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即: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系统科学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复杂事物的规律性,同时更为我们控制事物变化、解决发展中的实践问题提供方法。   以系统科学的观点,中山陵园风景区是一个典型的特定系统。就风景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影响风景区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风景区所处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保护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南京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社会经济水平和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其与当今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面临的共同情形是市场经济的运作、经济实力的提升和约束体系(法律法规和管理监督等)的弱化,引发风景区的无序化发展。   对于中山陵园风景区系统的描述,可分为四个方面,即:风景区的规模、风景区的类型构成、风景区的区位与格局、风景区的性质和功能。 1.1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规模   风景区的规模一般是指风景区在某一时期的环境容量。决定环境容量的因素包括风景区面积、景点知名度和接待能力、游客的时空分布和景区的可达性等。1991年编制的《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预测整个钟山风景名胜区的合理日容量为29.43万人次,年容量为7226.09万人次,而中山陵园按比例计算得出日环境容量应为18.39万人次,年环境容量为4516.31万人次。这是基于风景区面积平均匡算而得出的风景区最大接待量。然而由于景点知名度差异、可达性、游览时段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在近年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山陵园风景区的游客量却仍一直在500万人次附近徘徊,远低于预测的4516.31万。对于游客时空分布的统计显示风景区存在着二大特殊效应,即假日效应和瓶颈效应。一年中的某些时段,如“十一”黄金周,游客的数量会猛增几倍甚至十几倍,而这些游客又往往集中前往景区中一、二个热门景点而形成风景区的接待“瓶颈”。南京“梅花节”期间大量游客汇聚明孝陵石象路、梅花山,节假日中山陵广场、祭堂人满为患即是如此。因而,虽然从总量上看,某些风景区的日或年环境容量并未被达到,但其热门景点在某段时间仍会超饱和运行,对景区环境和文物古迹形成很大威胁,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调控客流,努力均化游客的时空分布,从而做到既严格保护又合理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类型构成   风景区的类型构成是指风景区内风景名胜资源的分类及其在总量中的比例。   中山陵园风景区所处钟山地区自古就是各朝帝王将相墓葬集中的区域,时至今日,尚有东吴孙权墓(梅花山)、明孝陵、明太子陵及山北明功臣墓5座有迹可考。民国时期,南京作为首都,葬“国父”孙中山先生于钟山南麓,并建设灵谷寺阵亡将士公墓和一批民国元老陵墓。上述墓葬及其附设纪念景点构成了中山陵园风景区的风景名胜资源主体。由此可以看出中山陵园风景区类型构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以明代和民国时期陵文化为主,突出体现纪念性和历史感,是严肃文化、高雅文化的典范。冬日明孝陵腊梅、神道一侧梅花山、樱花园,夏日陵园大道绿荫、灵谷深松,秋日神道银杏、灵谷桂花、红叶的植物景观配置,很好地强化了这一风景区类型特征形成的文化特色。   由此我们也得出中山陵园风景区保护与开发的价值取向,即体现纪念性或历史感,两者皆具且景观价值、艺术造诣高的则为上品。以此为标准来判断风景区内各景点,可以看出中山陵、音乐台、灵谷寺、明孝陵、谭延墓、廖仲恺何香凝墓及新建定林山庄等可称精品,天文台、植物园等为与风景区和谐的一般纪念园地(民国时期遗存),而近年开发的新类型旅游点海底世界、滑道等游乐设施、驻区宾馆、疗养院等机构多属影响景观或旅游气氛之列,不宜留存。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风景名胜区作为一类独特的社会公共资源,是不允许被圈占或变相出让的。 1.3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区位与格局   风景区的区位、格局是风景区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时代变迁和风景区的发展,风景区区位、格局也呈现动态性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 已有的区位、格局。由于已有区位、格局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风景区现存特色,所以良性的发展变化倾向于保留甚至强化这一特色;同时,在风景区发展的渐进过程中,新项目、新景点的进入首先会考虑功能相近、设施集中或交通便利的区域。   (2) 交通设施的建设与规划。交通联系是风景区景点游览组织、形成格局的关键因素,因而交通设施的建设规划,直接影响风景区格局。   (3) 风景区可建设用地的分布。   (4) 风景区环境特征。悬崖、大面积水体、障碍物、外围城镇的发展等会影响风景区格局产生变异,处理得当会形成特色。   分析中山陵园风景区区位、格局,可以引导风景区的理性、有序发展。   就环境层次而言,中山陵园风景区处在南京城的东北,明城墙是风景区与城市的分隔,风景区南、东、北三面原有环陵路标出风景区界址,现已有新建城市快速交通走廊(沪宁连接线、绕城高速、宁镇高速)及城东干道太岗路段将之封围。其原有特色在于山水相依、天际轮廓线层次分明、无干扰,以城墙为屏障、以古城为背景,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和中山陵迎榇大道树梢更为自然天际线和建筑限高。目前,太平门、九华山、苜蓿园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已对这一特色构成威胁。   就中山陵园风景区系统层次而言,其格局首先在于一条“龙”脉横贯东西,将风景区一分而为山南、山北两部分。山北除西部明朝功臣墓、航空烈士墓和东部的自然保护区外,主要由沿山脊的地堡城、天文台和头陀岭构成三点一线的景观格局,自然风光为主,现已开辟上山第二通道——观光索道。山南景点也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传统黄金游览区,明孝陵、灵谷寺基本对称于中山陵布局,形成三点一线为框架的景观密集的核心区,始自中山门、止于灵谷寺的陵园路是其纽带。山南西区沿明城墙走向的太平门龙脖子路转至前湖路串起琵琶湖、廖仲恺何香凝墓、中山植物园、前湖、明城墙半山园段、富贵山段和景区两大入口中山门、太平门。此区环境幽静,自然古朴,别有风韵,分别于地堡城处和孝陵神道石柱处与山脊景区和山南东区相接。明孝陵规模宏大的神道序列成为两区的分界。山南东西区间以及东区与山北景区间缺少便捷的交通联系,现借道明孝陵神道翁仲路作机动车沟通,破坏了孝陵序列格局。总体来看,山南东区原有景点级别与丰度俱高,近年来更以此区为重点进行了强度开发,虽有定林山庄、颜真卿碑林等好作品,但其余多数项目都对格局与风貌产生负面影响。山南西区情形相反,因游人稀少、管理相对忽视,现状文物破败,失于维护(如前湖处城墙坍塌);以琵琶洲、前湖村、竹林新村为主的农民住区,散置景区各处,带来环境、视觉污染并蚕食占用风景区用地(见图1)。另外,风景区周边用地也有被蚕食之虞。   再从中山陵园风景区的子系统层次来看,由于陵园内景点绝大多数为陵墓建筑,因而其格局多呈现序列性、对称性,同时高级别景点还有若干附属景点,呈众星捧月状。景点布置多为因山就势,极少改变地形,故而往往有所谓巧夺天工之举。具有代表性的明孝陵、中山陵都是以序列营造形成格局特色见长。明孝陵建设绕梅花山孙权墓曲折迂回,陡增气势与情趣,充分体现了朱元璋融天地于一体的帝王气概和不囿于常规、勇于创新的精神(见图2);中山陵以参天梧桐构成的绿色长廊为引导,以墓道青松和层层石阶为纽带,以龙脉为屏障,以孝经鼎为呼应的格局也可谓匠心独运。 1.4 中山陵园风景区的性质与功能   风景区的性质与功能,就是对风景区的景观特点、本质属性和存在价值的简练描述。中山陵园的自然风景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相融,雄秀兼得:“钟山龙蟠”著名四方,陵园中前湖、紫霞湖、流徽湖、黄马水库等又独得清柔毓秀之美。而作为保存着明孝陵、明城墙、灵谷寺、中山陵等著名历史古迹的特殊区域,中山陵园风景区又应是维持南京古都风貌的一个核心区,反言之,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人文景观是以古都历史文化为基础的。因而,中山陵园风景区的性质可概括为:“以古都文化为基础,以陵文化为代表,以中山陵著称,融山(林)、水、城(明城墙)、陵为一体的雄秀兼得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景区。”而中山陵园风景区的功能除了建设部1994年在《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中明确的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与作用:(1)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2)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3)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4)通过合理开发,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共性外,尚有其“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 2 中山陵园风景区格局的重组与完善 2.1 明孝陵地段的调整重组   由于风景区道路建设选线及有关大型项目的选址,与风景区整体格局和风貌保存密切相关,必须慎重周详,而现状中山陵园风景区选址选线多属留有遗憾之作。   就道路而言,建国前,由市内进入钟山南麓主要游览区的入口先仅有中山门一处,出中山门经环陵路(今宁杭公路)分由明陵路、陵园路和钟灵街等三路可达明孝陵、中山陵和灵谷寺。后太平门龙脖子路修筑辅线与明陵路接上成为又一入口,另外,80年代富贵山隧道的开通,也间接沟通了风景区北部与中山门入口的车行联系。这些道路线型的确立,已经让风景区格局发生变化,如明孝陵序列四方城外前导空间为陵园路截断,而近年来所作建设不仅未予补救,更有加重风景区格局负面变化之势。集中体现在对明孝陵的影响上。   太平门路(即龙脖子路与明陵路连接线)路窄坡陡弯急,一向仅作为一条简易型紧急疏散道路而存在。90年代后将明孝陵神道石象路段予以封闭,而其余部分(翁仲路)则合入明陵路,进行路面改造,成为沟通明孝陵、中山陵二大景点并联系太平门、中山门的核心要道,供机动车行驶。明孝陵四方城至宝顶段序列于是被人为割裂成三部分,即四方城——石象路、翁仲路——金水桥、金水桥——宝顶。明孝陵神道是整个明孝陵序列最具特色之处,明孝陵金水桥——宝顶主体段本身由于战乱破坏倒并不出众(与北京十三陵比),所以无论从文物保护还是风景名胜区旅游事业的开展而言,现有格局都是不合理的。1999年12月15日,南京《每日桥报》于头版醒目位置刊出题为《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申报,明孝陵抱憾出局》一文,指出南京人要拥有自己的“世界遗产”将不得不再等待。文中分析明孝陵因地位显赫、布局宏伟、规制严谨、环境上佳而深受瞩目,但最终不敌湖北钟祥明显陵、河北遵化清东陵和河北保定清西陵抱憾而归的原因,与建筑本身损坏严重有关,孝陵原迹地面以上部分除神道石刻保存完好外,其余皆毁于咸丰年间战火之中,现有建筑为后代仿制。或许这确实是一大原因,但笔者认为,孝陵原序列的破坏与割裂当为首要原因(包括四方城外大金门至下马坊段为南京手表厂等入驻风景区单位占用)。   造成太平门线日趋重要,明陵路神道段车辆日多,尚有两大诱因,即90年代末落成于梅花山东侧的“海底世界”与“国际会议中心”(以下简称“国会”)。“海底世界”吸引的城北两大居住区(锁金村、东井亭)的本市游客从太平门路进入风景区;由于“国会”与北京东路南京市政府、北京西路省府活动联系紧密,引起大量迎来送往的车辆抄近路走太平门,而且驻风景区内近100家企业及宾馆(自备车400多辆),进城办事,凡与市府、省府有关,也多走太平门。统计显示,太平门路日均车流量3000辆,节假日更高达10000辆,已与中山门陵园路车流相当。长江二桥通车后,这一矛盾如不解决,由二桥过江而来的江北游客经过南京东站、龙蟠路,也直达太平门、明陵路进入风景区,明孝陵神道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机动车流污染毁损文物和破坏游览气氛的威胁!   就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从太平门而来的车辆人流,到了孝陵神道如何疏通,如何保护文物是关键,从四方城,经神道、金水桥至宝顶这一序列必须加以保留、强化,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太平门路,经前湖路往东开辟一条机动车专用道,经中山陵园管理局用地接陵园路(如图3虚线所示)。同时,利用前湖路、明陵路、太平门路构成的“等边三角形”路作逆时针向单环行限制,这样以后所有从太平门、中山门包括南京体育学院和马群处入口路进入景区的机动车辆都必须从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所构成的钟山南麓三大主要风景区域南侧绕行,不得进入风景区核心部分。东郊宾馆、“国会”及海底世界现状可组成内部环路统一从四方城、行健亭两处支路口进出,远期可考虑予以搬迁。这样,各景区可达性受影响甚少,却使得明孝陵游览线大为增色,如果这一道路选线得以实现,不仅明孝陵风景名胜序列的保护有望得到加强,对于完善风景区钟山南麓东西两游览区格局均衡、改善西区风貌并合理推动其开发,也是颇有好处的。 2.2 中山陵风景名胜地段建设的启示   中山陵广场疏解道路(陵前路)的建设,应是朝着机动车绕行,人车分流方向迈出的积极性步骤(见图4)。长久以来,沟通中山陵、灵谷寺两大景区与南京城联系的唯一通道,只有陵园路一条。随着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陵园路也成为旅游客、车流热线。各式旅游车辆,包括以中山陵为终点站的9路车及步行人流、自行车流一起拥在路上进出。中山陵广场作为本景点的人、车流集散地和去灵谷寺景区车流的中转地,还有各式景区服务业务的汇聚地,经常处于人车混杂,人满为患,交通堵塞,流线交叉的状态。本应庄严肃穆、安静祥和的中山陵牌坊前广场成了现实状态下人、车小贩云集、混乱拥挤的露天综合市场(见图5),严重影响了中山陵的旅游气氛环境和卫生状况,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威胁游人及文物建筑的安全。陵园路也将与中山陵紧密相连的孝经鼎、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等景点分隔在路两侧,为了游览穿越马路的人流时常与路上车流发生冲撞,成为安全隐患。   陵前路的建设,分流了过境交通,即将来往灵谷寺的车辆完全排除出中山陵景区,其进出风景区或在中山陵景区上下客均在陵前路上完成。同时,又利用原有中山陵停车场与陵前路相接,形成中山陵机动车辆停靠、进出的顺畅流线。而中山陵牌坊前广场及其两翼陵园路段管制起来,实行步行化,不再允许机动车辆进出,从而真正实现过境车与入境车分流,车行与人行分流,公交车、社会车与出租车分流,各种车辆与客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良性循环(详参图4交通分析)。   当然陵前路的建设并未达到完美,在笔者看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与陵园路行健亭处的接口选址。陵园路作为中山先生迎榇大道,本身就是中山陵景色的一大特点,高大参天的法国梧桐浓荫蔽日,给人宁静、肃穆的感觉,是由市区到陵墓的必要绿色过渡空间。由笔者亲身感受而言,要保护这一种空间的连贯性,首先应该尽量减少支路建设,实在需要,也应该采取丁字路口方式建支路以保证没有横穿性的道路切入,形成十字路口。陵前路作为这一意义上的支路,在行健亭处与明陵路接上,成为十字路口,一方面带来行车交通组织的复杂,红绿灯等城市化的设施更直接影响了风景区的“郊外”气息;同时,陵前路将原属中山陵景区的永丰社、行健亭隔离于景区步行道系统之外,客观上影响了游览的完整性。这一接口最大的危害,也许现在看来是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将中山陵、灵谷寺的车流引向明孝陵,也引向了神道、龙脖子路和太平门,使这一路线面临极大的行车压力,更可能使孝陵、神道割裂之现状积重难返!笔者认为,该接口应该建在永丰社以南某处以确保中山陵、灵谷寺来车经陵园路往南下至四方城再分去中山门或太平门(通过前文所拟新建车行道)。 2.3 积极推动山南西区的适度开发   前文已经提及,中山陵园风景区近年来二极分化、不平衡发展的趋势日益严重:原有核心景区由于人气旺、商业效益明显,出现过度开发,某些大型项目的选址已直接影响到核心景区的风貌乃至格局存续;另一方面,山南西区大量风景区用地被废弃或蚕食,文物古迹年久失修面临毁损。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悖的,山南西区亟待开展抢救性开发,以实现风景区的平衡发展和整体环境的良性利用。所谓抢救性,一方面是指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修缮措施,使文物古迹及其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从而更好地延续其生命,流传后世;更为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制止风景区内不协调进驻单位、农民住区的扩建和毁林耕作。风景名胜区是公共资源,任何个人或小团体都无权占用,“退耕还林”在这儿有着非凡的意义。笔者认为,问题最为主要的症结在于农民住区的处置。在这方面,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即迁出所有风景区内住户,同时,通过适当培训,促使他们竞争上岗转化为风景区的服务人员,从而实现风景区整体品位的提升和规范化管理,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优势还在于其管理主体南京市可以协助它解决农民住区和入驻单位的外迁安置问题。   总之,只有实现风景区整体的平衡发展,并充分尊重风景区原有特色格局与美学价值,才能最终达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良好愿望。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